思創(chuàng)優(yōu)學共派遣10位余位教師全程參與2022-2023年啟迪義教活動+ 查看更多
思創(chuàng)優(yōu)學共派遣10位余位教師全程參與2022-2023年啟迪義教活動
+ 查看更多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6-26 10:44
跨越千里的薪火相傳
1987年,中國電子學會在新疆的第一次科普活動于烏魯木齊成功舉辦,而36年后的2023年,學會的科普工作薪火相傳,科普活動再次延伸到了天山南北。
5月22日,科技支撐鄉(xiāng)村振興公益行動啟迪義教項目新疆站啟動儀式在烏魯木齊隆重舉行。新疆站的活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科學技術協(xié)會、自治區(qū)教育廳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學技術協(xié)會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電子學會等單位的聯(lián)系和支持下開展。學會組織全國各地的科技志愿者們深入新疆烏魯木齊、庫車和喀什等多地的鄉(xiāng)村學校,跨越了1500多公里的距離,帶著科普啟迪智慧的拳拳之心,為新疆鄉(xiāng)村地區(qū)中小學生開設了24場科普公開課,為學生們打開了通往電子信息科學世界的大門。


眼里有光的孩子們
科技志愿者們帶來了各類科普器材,如機器人、無人機和3D打印機等。在科普課堂上,學生聚精會神地傾聽著科技志愿者們生動有趣的講解,志愿者們引導學生主動思考、實踐探索,激發(fā)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。一次次的課堂互動讓孩子們置身于科學的奇妙世界。孩子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科技的渴望,就像科技志愿者感慨的那樣:“當我拿出這些科普器材上課時,我看到了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,這些孩子們的眼中有光。”




科技志愿者成為鄉(xiāng)村學生心中的科技之星
在英吉沙縣龍甫鄉(xiāng)中心小學授課時,發(fā)生了讓科技志愿者們非常感動的一幕。下課后,孩子們把志愿者們團團圍了起來,他們不舍離別,希望能在課本上留下老師的簽名作為珍藏,“我有四個老師的簽名”,“我有五個老師的簽名”,甚至還“攀比”了起來。當地的一名干部說 “這就叫追星,追的科技之星”。




看到如此感動的一幕,志愿者說道:“這次走入新疆,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學生們對科技教育的渴望,學生們的熱情讓我們備受鼓舞,我們將盡我們所能回饋這份渴望和熱情。”
為期七天的新疆站活動結束了,對于志愿者與孩子們來說這七天既短暫又漫長,短暫在于快樂充實的科普時光轉瞬即逝,而漫長則在于無數感人瞬間值得一生回味。一名維吾爾族學生在上完課后滿臉不舍的問志愿者:“老師,你們什么時候再過來?”對于這個問題可以確定的是,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,學會始終關心新疆青少年科普工作,愿意為青少年科技素養(yǎng)提升不斷做出新的貢獻。學會設立在新疆的考試服務中心過去相繼開展了“小小機械師”、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科普講座”、“力與負載和戈德堡機械”等科普活動。接下來,學會將聯(lián)合新疆考試服務中心一道,在新疆鄉(xiāng)村地區(qū)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生人工智能編程、機器人入門課程科普等活動。


未來,學會將積極配合學校需求,組織更加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,邀請廣大科普工作者走進學校,讓更多學校、師生近距離接觸信息科技,通過科普服務助力“雙減”落地。對于科普資源相對不足地區(qū),學會將進一步匯聚科普資源和科技志愿者隊伍,聯(lián)系各地科協(xié)組織,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提升科普能力,助力彌合城鄉(xiāng)科普資源差距。


感謝中國電子學會的“啟迪義教”活動,幾年如一日,潤物細無聲,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(fā)展。
思創(chuàng)優(yōu)學共派遣10位余位教師全程參與2022-2023年啟迪義教活動,共計9站,做好教師授課、捐贈教育無人機硬件及教材等工作。
這一次走入新疆站,能感受到教育管理部門、老師和學生們對科技教育的渴望。我們作為從業(yè)者汲取到很大的力量,將進一步研發(fā)更好的課程體系和教具,做好一線的教師培訓工作。
本次活動,無人機科技教育落地到了邊疆學校課堂里,期待學生們操控著無人機飛翔在祖國上空。此次活動在新疆撒下科技創(chuàng)新教育的種子,未來可期!
分享到: